“宜荆荆恩”片区知识产权跨域一体化保护座谈交流活动在荆门举办
9月9日上午,“宜荆荆恩”片区知识产权跨域一体化保护座谈交流活动在荆门举行。本次活动由荆门市政府主办,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协同参与。省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轶出席活动并讲话。四地职能部门代表,荆门市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及企业代表共80余人参加活动。
荆门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波在致辞中指出,宜荆荆恩四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经济相融,是汉襄宜“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他表示,此次活动是直面企业诉求、优化区域创新生态的务实之举,将进一步推动“宜荆荆恩”片区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走向深入、迈出实质步伐。
陈轶表示,“宜荆荆恩”片区是鄂西南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是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构建完善跨区域、跨部门、高效率的一体化保护机制,不仅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和省委、省政府区域协调发展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她强调,要从四个方面持续加强跨区域协作:一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整合四地侵权线索、执法资源等信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二是深化执法协同联动,提升一体化保护效能。三是优化服务供给,打造一张网服务体系。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培育高素质骨干队伍。
湖北固润科技、湖北天腾重型机械、京山桥米协会等企业和行业协会代表,结合专利侵权、技术秘密泄露、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如实反映了当前民营企业及区域品牌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取证难、周期长、赔偿低、执行难等共性困境。现场有关部门围绕“信息共享、执法联动、服务协同、能力共建”四大方向展开务实交流并积极回应相关诉求,在构建片区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机制方面达成多项共识。一是建立跨域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侵权线索与执法资源,推动数据互联互通;二是推进执法标准与程序衔接,提升跨区域案件协查与处理效率;三是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对企业全流程维权指导与支持;四是加强司法与行政保护衔接,积极探索“行政+司法+技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本次活动不仅有效回应了企业迫切诉求,更初步形成了“宜荆荆恩”片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框架性路径,为破解跨域维权难题、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和明确的工作方向。
下一步,四地将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跨域协作机制,合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为企业创新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附件: